擂茶是客家傳統食材。自從南宋起即成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,客家人更把擂茶帶到了台灣,也帶起風潮,我到愛咪說桃園大溪李騰芳古厝有舉辦活動,剛好看到現場有擂茶DIY體驗,第1次做擂茶,分享給各位參考:

所需材料如下:

步驟一:加入黑白芝麻,持續磨到細粉狀,直到有點出油

指導老師說,要磨到有一點出油狀態,估計約10分鐘。

我的處理,先用擂棒大略將材料搗碎,接下來從底部順時鐘畫圓研磨;

底部研磨過程會將部分粗粒推向外圍(擂缽腰帶部位),此時再將材料從腰帶順推壓磨至碗底集中,然後再持續缽底畫圓研磨的動作。

步驟二:加入花生,持續磨融入

花生和綠茶粉

以上述研磨動作持續研磨5分鐘使其呈現粉狀,其實這部分我覺得不一定要磨到很粉,也可保持一點粿粒狀,喝起來才有一點口感。

步驟三:加入綠茶粉

將其和到融入即可

步驟四:加入擂茶粉

再將之和到均勻

均勻了,連老師都說我做的不錯!

 

步驟五:用刷子刷到杯子中

步驟六:沖入熱水並加入米鐺(或米香)

攪拌到融化,放涼後即可享用,好香喔~

相關作法說明,請參考

李騰芳古厝的風情,感覺就是很舒服

如果要體驗擂茶diy的話,我記得新竹北埔老街很多,可以去體驗看看~

做完後體會一杯簡單的茶,竟然需這麼多工序,客家人的精神真不是蓋的;其實人生也是如此,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情,其實背後卻是深具內涵;人生如果都是匆匆走過其實沒辦法了解深度,有時慢步行走、甚至停留駐足,也許會有更多的美好事物等你發掘,客家人質樸與認真,真的值的學習。 

arrow
arrow

    BIGg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